游天津古文化街

时间:2024-01-04 11:59:03
游天津古文化街

游天津古文化街

游天津古文化街1

游天津古文化街

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五(4)班 袁皓钰

指导教师:丁素伟

假日里,我们一家在天津,游览了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缩影----古文化街。

伴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在两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门卫”石狮子威严的注视下,步入了古文化街。那与它的名字一样也充满古文化气息的大门,一条古朴、幽深的街巷立刻呈现在眼前。街巷两边,矗立着长长的牌楼,一家又一家店铺在牌楼下绵延不绝。放眼一望,每家店铺都高高地挂着自己的旗号,让我细细数数,“泥人张”、“果仁张”、“十八街**花”(天津传统小吃,“津门三绝”之一),还有“牛皮气”、“杨柳青”,还有还有,我都数不过来了。望着这些千奇古怪的名字,我此时的心情更加按捺不住,恨不得屁股上长出火箭,马上飞进店里。

我们走进了“泥人张”店。提起它,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天津著名的传统泥塑艺术。久闻其大名,今日亲眼一赏,果然颜色鲜艳,精巧细致,栩栩如生。瞧!这边,一排五颜六色的京剧脸谱,正威风凛凛地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雄姿;那边,一位美丽可爱的姑娘正满脸甜蜜地微笑着,仰望着天空,守望着美好的明天;再往那边,又有一位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威严地注视着他的臣民们……这手艺,真是巧夺天工,名不虚传!

“泥人张”的正对面,是另一个张家的铺子,但由艺术换成了食品----“果仁张”。走进店里,行动也不由自主地由刚才的动眼观赏换成了动手采购。我在各个货架之间,像鱼儿一样迅速穿梭往返,走马观花地扫视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天津风味小吃,看着看着,难免会发现一些细节----什么“皮糖张”、“崩豆张”----怎么都是张家的呢?是因为张家的人口多,还是张家的祖先就是经商的呢?我好奇地想。

离开“果仁张”,往前走了几步,“牛皮气”就在眼前。“牛皮气”还是“牛脾气”?到底是什么呢?哦!原来这里的商品一律是用牛皮制成的,皮包、皮鞋、皮手套,连摆在门口的两只大花瓶也不例外,真有意思!

我还欣赏了“杨柳青”年画,“益德成”鼻烟壶,品尝了老天津卫的传统茶汤、“桂发祥”的**花和“狗不理”包子,在茶馆里听了传统相声。这趟天津之行,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尝到了以前没有吃过的,是不是你也想来看看呢?

游天津古文化街2

早就听说天津有一条著名的古文化街。今年暑假,我终于亲身体验了一番,真正领略了古文化街的魅力。

站在古文化街门口往里望,一座座宫殿式的鼓楼矗立在大街两旁。每间店铺都古色古香:有的门前挂着红红的灯笼,有的门前挑着写有店名的旗帜,就像《水浒传》里的小客栈,还有的在门前挂一帘子……整条大街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走进古文化街,走在用青石铺成的街道上,悠扬的古琴声不时地在耳畔响起,多才多艺的天津艺人在用凤尾竹画画,耍空竹,变戏法……店铺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展示品:杨柳青年画、十八街麻花、象牙雕的印章、绣花的真丝旗袍、印有不同图案的大大小小的古典圆扇,真是应有尽有,让我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我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繁华盛世。

其中,我最喜欢“天津泥人张”。在这条街上,有很多泥人张的专卖店。每家店的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是专卖“福禄寿喜财”泥人张的,有的是专卖历史人物泥人张的,有的是专卖可爱的小孩泥人张。妈妈带我仔细逛了“小孩泥人张”。“哇,这儿简直是泥娃娃的天堂!”这些泥人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令人叫绝的是,这么多泥娃娃的动作、表情,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我左挑右选,买了一对组合——“老鹰捉小鸡”。瞧,那只“老鹰”怒目圆睁,展开双翅,向“鸡群”猛扑过去,小鸡们在勇敢的鸡妈妈腋下、身后拼命躲闪。雕刻家把每个泥人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让我赞叹不已。

我们还逛了“西藏古文化馆”,里面挂着许多“扎西德勒”毯,图案粗犷豪放,色彩绚丽;橱窗里还摆放着许多天然宝石,游人们驻足观赏,倍感神秘。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妈妈从旁边的美食街捧来香喷喷的狗不理包子。我们吃着包子,边逛街边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天津古文化街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文化味,真是不虚此行!

游天津古文化街3

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四通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时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样呢?还是大家亲自游览后再作评价吧。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2345,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迟到,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锁紧,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好,请大家开始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成的,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的故事。我们在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幡杆由若干根铜糙木和铁糙木接成,外层缠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经冬历夏,坚固结实。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便为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东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门三岔河是漕运中的必经之地,既是河运的起点,又是海运的终点,成为河海联运的中转站。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漕船经常葬身鱼腹,为满足船民、商贾及政府官员在漕运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对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宫,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抛锚停泊,进庙烧香。有些船只因没时间或某种原因无法靠岸,船民、商贾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这样,既满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需求,满足了无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九脊歇山青瓦顶,有三门,中间为圆形拱门,取意古代说法天是圆的,两旁为长方形便门。门额上刻有敕见天后宫四字,中间拱门内有护佑三津的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无此山门,这坐山门是乾隆14年增建的。

大家随我进去,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玉帝、西王母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依据实有的人和某些传说夸张附会而成的。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藏经阁旧称后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于明朝,后经多次修整。

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游天津古文化街4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街,在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1234,下午4点时车子将会在宫北大街等大家,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下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翠顶株楹的仿清牌楼,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聚落,当时统治北方的金人在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监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逐渐开发拓展形的,六、七百年间始终是天津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对天津地区的开发起过难以估量的作用,称作津门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好,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条街吧,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条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这些都是开光清式苏画,大多是人物故事。我们来看一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上面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我们再看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在建筑上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苏画之外,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手,风采各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细细地品味。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在进入天后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面的戏楼,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文革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好,现在我们转过身来看看,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后来便为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这座大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确有其人。

史书上说她叫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钱修建妈祖庙,逐渐成为了人们供奉的海神。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轻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4点宫北大街牌坊下准时集合。

《游天津古文化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